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国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纸! (第2/8页)
天府城门,北上朝着山东而去。 朱元璋并未做什么目送的事情,而是直接返回了紫禁城,上早cao! 奉天殿上。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淡淡的扫视着下方的一众群臣。 群臣颔首躬身,无比恭敬的站在奉天殿的左右两边。 他们的心里也是相当好奇的,昨天朱元璋到底去哪了? 中午人就不见了,然后一整个下午都没见人。 这对于百官来说,是比较罕见的。 “有事启奏吗?” 朱元璋淡然开口道。 “启禀陛下。” 户部尚书杨思义缓步走出道:“陛下,农学院今年培育粮食,颇具成果,明年臣想扩大一些规模,望陛下批准。” 农学院。 朱元璋听到杨思义的话,倒是想起来了。 这也是苏璟教导,然后朱标提议的东西。 朱元璋忙的事情多,近来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杨思义,说说看,都有些什么成果?”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杨思义当即道:“回禀陛下,根据实验,我们找到了如何将水稻增产的办法,还能有效的预防一些减产的疾病,一旦推行下去之后,明年至少增产十之一二。” 其实杨思义说的还是保守了。 明朝初期的农业水平,其实也就那样。 可能因为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都是延续着上古传来的耕作方式。 除了工具稍稍有些进步之外,对于种植方法的改进,其实非常少。 这农学院建立之后,只是在水肥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便立刻得到了立竿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