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九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第2/7页)
中心在南衙和松江府,统治成本会随着距离的增大,呈现指数倍的增长,这也是为何正统年间麓川、兀良哈反反复复的原因之一,通过官道驿路、驰道、鸽路、针路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但是对于大明而言,统治撒马尔罕,仍然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所以,在大明出兵扫清康国动乱之后,将康国纳入四方之地,是大明想要做而不能的事儿,就像现在的旧港宣慰司,依旧是李成武作为海外总督,所以康国只能是六合之地。 那么六合之地,就有六合之地的册封方式,康国公国公府、康宫、咨政第一院、咨政第二院,但是军队、外交应该由大明掌管。 而这次出兵撒马尔罕,路途之遥远,超过了历来大明动武的极限,从京师出发到阿拉山口镇西关要长达七千多里,再从镇西关到撒马尔罕,要三千多里,这是一个万里征程。 按照大明军日行三十里为标准,走到撒马尔罕就需要一年的时间。 如此长途跋涉,如此漫长的征伐,对于大明而言,京营倾巢而出并不合理。 最后由昌平侯杨俊率领四威团营,朱仪、孙镗、刘安、赵辅、张懋等为参将,由户部左侍郎马昂总督军务,巡按御史柯潜、张鹏、余子俊等人为参赞军务,太监卢永、陈瑄等为监军,共计八万人,前往康国,帮助康国公所请,靖安国内。 朱祁玉朱批了这个决议,在收到了王复请援军的奏疏后的三个月之后,大明军开始启程。 在征伐之时,朱祁玉想要南巡的打算,再次中断,至少要等到杨俊回到镇西关之后,才能继续南巡之事。 “陛下,太子来了。”兴安小心的禀报着,太子似乎有事求见,兴安也没敢多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