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27节 (第2/6页)

行器做到隐形?”

    “对。”

    “好吧,那我参与。”

    汤建军确定了参与以后,还不忘继续问核聚变的研究,“不过,王院士,你可要先和我说说核聚变,到底什么时候做这个研究?”

    “其实我也想做核聚变的研究,但现在基础还没打好。如果要确定项目……等技术成熟以后吧。”

    王浩犹豫着给了个答案。

    汤建军听罢眼睛都亮了,他理解的‘技术成熟’就是完善核聚变的容器,也就是制造出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的f射线。

    f射线发生装置,就是核聚变的完美容器。

    现在他们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制造出的直流反重力场强度已经达到6.19%,若是向乾生所说的‘新技术’能行,直流反重力强度就能超过15%,也就能顶替高压混合材料。

    这就达到了目标。

    实际上,王浩所说的‘技术成熟’,可不仅仅是‘容器技术’,即便是‘反应容器’已经有了,还需要在‘容器’内做核试验收集数据。

    首先还是依靠内部进行核裂变反应。

    这样一则能继续研究f射线发生技术,二则也可以为进行更强烈核聚变反应打好基础。

    另外,材料也非常重要。

    ‘容器’可不止是强湮灭力场薄层,还需要外层的抗高热、高压性能的材料,强湮灭力场不可能吸收所有的能量,大部分能量还是要转化为功率的,正常应该设置在中间层,起到阻拦高热传递的作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