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4 (第1/4页)
父子二人之间氛围变得微妙起来。 康熙轻轻皱了皱眉,一会儿看他一眼,过一会儿又看他一眼,见他一直低头看奏本,半点没有与自己再次交谈的意思,心中一阵沉闷。 是,这些日子以来朝中确实有诸多流言,索额图与纳兰明珠辞官,更多支持太子之人升官,使得太子权势过大,在朝中有一呼百应之效。 若是太子直接从政务上提出在各地建立学堂,那也是可以达成的,偏偏要自己掏钱先将框架给搭建好,再将成果以上奏的形式奏请帝王,等待内阁批复,从而过了明目转交国库。 绕这么大个圈,掏出那么多钱,说他不是自觉避嫌,康熙自己都不信。 太子在下意识地放掉手中的权力,宁愿采用更迂回的方式,也不选择相信自己不会猜忌他,这让康熙心里闷闷的。 胤礽火速干完了手中的活,轻轻呼出一口气,回过神来,语气平常地与康熙搭话道:“汗阿玛,您看,您其他儿子们也都已经长大了,一直让他们有实无名地在部院干活,那也不是个事儿。他们这些年来,也都做出了一些政绩。” 不如给其他儿子们一些封赏,该升亲王升亲王,封郡王封郡王,再不济也封个贝勒呗? 这话在此时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帝王“啪!”地一声将笔拍在桌案上,怒道:“你将朕当什么人了?!” 封赏其他儿子,岂不令太子权威得以分散? 胤礽静静地看他,理性分析:“儿臣当然是信汗阿玛的,您说儿臣避嫌,好像儿臣下意识地确实会去这么做,只是这样做寸大家都好。” 所以不如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与汗阿玛讲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