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分卷阅读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2/4页)



    黑板后面就是几张桌子,已经有许多学生在排队等候了,红旗公社的学生们便排了进去。

    等侯的时候鲁盼儿就打量着这座闻名已久的学校。襄平高中有一个非常大的院子,比公社大院大许多,北边是一排高大的青砖房,屋前有十几层的台阶,房顶是很特别的双重屋檐,非常气派,旁边一个石亭,亭子里挂着一口大钟——后来鲁盼儿才知道原来襄平高中过去是一座庙,解放后改成中学,庙宇就改成了办公室,而西边一排排比较新的平顶红砖房则是后建的教室和学生宿舍。

    从校门口一直通到青砖房的大路两边是两个cao场,东边那处画了白色的跑道,中间有跳高跳远的沙坑,西边有打篮球的架子、足球的球门,靠近教室和宿舍的那边摆着一排单杠、双杠,还有几样鲁盼儿不认识的器械。

    入学手续很简单,大家拿出公社中学开的推荐信,老师在早已经写好的表格里找到学生的姓名,通知所在的班级和宿舍,然后交钱、交粮、送行李……

    高中学费每人每年三元钱,住宿费每人每年五元。

    交了钱,红旗九队的学生们按男女分开了,就像路上所猜想的,鲁盼儿和万红英在一间宿舍。

    宿舍很大,里面有一铺很长的大炕,已经自炕头到炕尾铺了几床被褥了,鲁盼儿和万红英就按着顺序放下了自己的被褥,又按照别人的样子搭好毛巾,放好洗脸盆、牙缸。

    接着还要去食堂交粮食和钱。每人每天按一斤的量交玉米,还有九分钱菜钱。

    交过钱和粮食,就到了中午时分,大家就开始在襄平高中食堂就餐了。

    学校的食堂比公社的食堂还要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