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105章 (第5/21页)
当儿子的,为什么不能提前几天回去在病床前伺候着?” 赵外公当时病了有大半年,赵秋萍得了消息后就请了长假,回家照顾老父亲陪伴老母亲。至于袁东海肯定是要上班赚钱的,不然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再说了,家里还有袁老太,和当时还在上初中的袁艺。 让人心凉的是,大舅也一样,一直到人没了才匆匆回去,甚至比袁艺和袁东海回得都更晚一些。 人跟人本来就是不同的,赵外公不会去惦记女婿,但他绝对会惦记儿子的,临终前留了那样的遗嘱,未尝不是心凉之后对老伴儿的担心所致。 就听袁老太继续说:“有些当父母的更喜欢出息的孩子,有些刚好相反,偏疼那些弱的。咱就不说哪个对哪个错了,就你妈那性子,她绝对会更疼你二哥的。你二哥二嫂照顾了她几十年,又没个孩子傍身,也没买自己的房子,你妈能不为他们考虑?真等到百年之后,看着二儿子夫妻两个被赶出门睡大马路上?不可能的。” 袁艺一口一个大草莓,吃得不亦乐乎,闻言还猛点头,附和道:“我奶说得对,就是这样的。” 是啊,赵外婆她就是偏心的,明目张胆的偏心啊! 就像袁老太偏心袁艺一家子似的,几十年朝夕相处,感情也是越来越浓厚,你让她公平的对待五个儿女?不可能的。 最可悲的就是,这些事情袁艺大舅怕是一直没看明白,还以为笃笃定会是他的,甚至觉得既然早晚都是,拿提前拿了又怎样呢? 赵秋萍还一脸的木然,袁艺忍不住劝她:“老妈你要学着淡定一些。谁说父母的财产就一定是儿女的?谁说多子女家庭就一定是公平公正的?你看我外婆,先前来咱们家住了不到一周时间,见天的念叨着我二舅和二舅妈,不是天凉降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