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8 (第2/3页)
瑞。 王文瑞考卷,也是眼前一亮,果然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汉文的字倒是写的越发好了。”许仙的笔体本就朴茂工稳,却难免有些生硬,但此刻再无这样的感觉,显得古朴厚实,仿佛刻在石碑上一般,而在笔画之间更多了一股恢弘之气,显然是已经得了其中精髓,有了自己的风范。 但当王文瑞将三篇文章看过,却不禁有些失望。虽然文章也算是对上了题目,但如他的字一样,只能算是中正平和,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当不得那一声“好”字。 这是许仙有意为之的结果,他脑袋里最不缺的就是惊世骇俗的想法,但这可是封建时代,别说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怕也没几个人受得了。虽然也想适度的卖弄一下所谓的“超前思路”,但他自来说话随意,若是一不小心犯了什么忌讳,那么这次殿试就算是完了,所以他是慎之又慎,只拿孔孟之言说事儿,难免给王文瑞这种感觉。 但当王文戏看到那诗的时候,微微眯起眼睛,而后猛地睁开,也赞了一声“好!” 其他考官围上来,纷纷问道:“太师因何如此啊?” 王文瑞微微一笑,将考卷递过去,颇有些自豪的道:“小子又得佳句。” 已有人大声念出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为唐代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于千古之下被人所铭记。称为千古绝句,那是没有半点水分。 有人赞赏,“于平淡处见真知,许汉文已得诗中真味了!兹兹,了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