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溥仪 (第1/7页)
随着三套书的销售,在中国的全面铺开,余生这个名字也不胫而走。如今的余生,不再仅仅是电影导演,或者一个娱乐圈的大佬,而是一个既有钱,又有爱国心的顶级名人。无论是从作品,还是从影响力来看,如今的余生,都算是国内娱乐圈的第一人。 名气和老蒋都不相上下。而国内的报纸也对余生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为中国做过的事情,做了连篇累牍的详尽报道。从满世界撒网,为中国寻找证据,到后来的千人宣誓,再到找到约翰拉贝和明尼魏特琳的日记。 事无巨细,简直如同一部传奇大戏。 而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本性根深蒂固,余生的故事和八卦中,有他们喜欢的一切元素。所以,茶余饭后,这些底层的人讨论最多的,不是老蒋,而是余生。 当然,余生知道国人的秉性,所以,也无可奈何。任由众人评说去。只是,余生不会让其他同样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有所贡献的人的功绩埋没。所以,国内的许多报纸,在报道余生的同时,也报道了梅汝璈、向哲浚、裘劭恒等人。 虽然这些人都算是精英学霸,所学的法律和普通人的生活相去太远,远没有余大才子接地气。不过他们的事迹,也就此传扬开来。至少获得民众的敬重,在自己的履历上狠狠的添上一笔,是不成问题的。 而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贡献最大的,除了余生之外,不是向哲浚或者梅汝璈,而是裘劭恒。正是此人的寻访,找来了真实历史上的许多证人,包括尚德义、伍长德、罗伯特·威尔逊、约翰马吉等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