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初遇挫折 (第1/17页)
几天之后,阮家再一次分道扬镳,阮承信跟了江昉,去湖北广达分号从商去了。这“广达”便是江家商号之名,几十年来,大江南北声名日盛,阮承信虽不善经商,但平时小心谨慎,也不至于出大错。 阮元则和母亲一同回了陈集,为学习方便,在陈集便住在林家,那乔椿龄先生字书酉,日常以字显,便称为乔书酉。阮元刚一听得乔书酉授课,便知果然颇具才学,讲起经义章句,清楚明白,虽不如胡廷森那般才华横溢,但字字句句,都十分踏实,阮元也愿意和他多交流。 林氏父亲林廷和,曾做过大田县知县,家里虽非大富大贵,也颇有积蓄,林廷和也是爱好读书之人,家中存书颇多。所以阮元到了林家,一样可以博学通识,不知不觉间,又有不少进益。 读书进学,非一日之功,不知不觉间,已经两年多过去,这一日已是乾隆四十一年初冬,阮元拿了朱子注解过的《周易本义》,便来向乔书酉请教。 乔书酉精于《周易》,对于阮元不解之处,一一耐心讲解,平日师徒教学,一向如此,乔书酉也不问阮元家事和其他喜好。但这一天,眼看阮元的问题即将解释清楚,乔书酉忽然停下,道:“元儿,进官学的事,最近可有考虑?” 阮元一惊,不想乔先生竟然关心起这个来,答道:“先生,元儿平日便一直如今日这般,《四书》近些日子,也已经记熟了,可官学的事,还没多想。”乔书酉倒也不生气,而是一如既往,耐心的和阮元讲起官学之事来。 其实所谓“官学”之事,便已经是科举考试的范畴,一般提起科举考试,往往会从考秀才(其实秀才是民间称号,清代官方并无秀才一词,而是使用“生员”这个词语来称呼所谓的秀才。)开始视为参加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