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5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596节 (第4/8页)

取出猎刀砍松明子,吕律知道他准备用火烧,也觉得可行,转头招呼张韶峰等人搭帐篷,然后拿了索拨棍,领着几人顺着山沟往下排棍。

    棒槌在七八米的高处,结出的参籽如果没被小动物吃了,自然滚落的,肯定有不少因为雨水或是其它原因进入小沟,顺着山沟流淌,就有可能被冲到两边的泥滩石缝中。

    看这条山沟,里面水流不大,但却能明显看出下切得厉害,这也就让参籽在水沟两边的高地上有存活的可能。

    从石崖上那棵棒槌的情况来判断,石崖脚底的缓坡上的后代都是三品叶,吕律有理由相信,它最起码也是四品及以上,那是长了几十年的了。

    而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流水不断的冲刷,尤其是出现暴雨的时节,山沟也足以发生不小的变化。

    事实上,吕律猜测得没错。

    张韶峰和梁康波在山沟左侧,吕律和雷蒙在山沟右侧,顺着一路往下排棍的时候,不过十多分钟,张韶峰就出声喊山了。

    他看到了一棵杂草间的四品叶。

    这地儿是山沟的泥沙淤积的地方,小沟的边上甚至能看到流水切割后露出的一层层的泥土、腐殖物形成的分层,让棒槌所在的位置反而在高处。

    吕律赶忙过去绑了快当红绳。

    棒槌茎秆较粗,芦头很细,用快当红绳固定,能有效防止倒伏、拖动等弄断芦头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也是一种醒目的标识:这棒槌已经是上锁的有主之物了。

    有四品叶棒槌,子孙后代自然也就有了,在周边仔细搜索,几人很快又找到另外两棵三品叶和五棵二甲子,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