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饭后之谈资。人们感慨几句,也就轻飘飘地放了过去,再谈起另一桩家长里短,已成惯例。 直到某日,涧回镇上来了个人。 是个不大寻常,但也无甚特别的人。他身着灰袍,手执拂尘,望着大约二十如许,清清俊俊的面容,洒洒脱脱的举止,很有一副超然物外的模样。一眼就可看出,此人乃是个如假包换的道士。 当地人的关注对象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他头上,毕竟在这偏远的小镇子,来个生人是很稀罕的。 何况这人不是种地的,不是卖货的,不是当官的,不是读书的——他是个道士。 虽说道士不至于像神仙那么难得,但也架不住镇民无聊,于是硬生生把这个道士掰扯得很有存在感。 他们吃完饭坐在门槛上说长短话时,就谈这个稀罕的道士。 从他早餐吃了东家饼,到他路过西家时驻足了一盏茶,然后又是在涧回河边摘了一捧果子,以及日间给谁看命算卦说了几句话,都有详情可细细分辩。 也许是农忙里难得有点乐子,也许是本能对外人有排斥,总之此处的百姓自从道士踏足涧回镇那一日起,就仔仔细细地了解着他的举止行程,除去夜间睡觉的时辰,可以说一丝不落。 如此过了没几日,镇上的人就发现,这年轻道士居然真有几分异能。 事情得从镇东王家女儿说起。 王家女儿姓王名巧织,镇上人唤她织娘。这姑娘人如其名,有一手织布的好本事,半点儿没辜负她爹娘给起的名字。 织娘七岁学织布,学了五年零四个月,就织出一匹人人称道的涧回缎。 涧回缎不是一般料子,是涧回镇独有的一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