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裁撤节度使? (第3/4页)
里能探查到这么远的地方,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柴珣此人早就已经脱离朝廷的掌控许久,在宁川这里,完全就是土皇帝。” 秦洛道:“节度使在地方已经尾大不掉,若是大唐再不裁撤,必定会深受其害。” 周青萍闻言大吃一惊,道:“殿下要裁撤节度使?” 秦洛道:“这是自然,节度使设立之初,自然是保证了唐朝的强盛,维护了稳定,但时至今日,节度使之弊端体现得很明显。” “这节度使的弊端之处,首要就体现在权力过大的问题上,地方的屯田生产权交给节度使打理之后,便能让士兵自给自足,减少军费开支,久而久之,节度使手中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多。” “而之后,在德宗朝后期,朝廷甚至还将盐权也一并放给节度使打理,用以扩充军费,提供后勤。但这也使得节度使从余盐贩卖和征收盐税之中能够获得不小的财政收入。而这些,无疑为节度使们解决了更多的财政收入的难题。” “你说,有了这些,对节度使来说是不是如虎添翼?若是他们有心造反,是不是仅仅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周青萍思索片刻,道:“的确如此。” 秦洛道:“这次在宁川道见到这么多流民,我便已经有了一丝担忧,若是大唐之内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说明大唐已经处在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 “须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民不聊生,那么朝廷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 听到秦洛说出这样的话,周青萍不由有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