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序 成为大海盗之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序 成为大海盗之子 (第2/4页)

其实就是海盗)。数年后积蓄渐富。其间,思齐经常到长崎贸易的泉州晋江船主杨天生结下深交,结识了一批流寓日本,从事海外冒险的闽南志士。由于他广结豪杰,遐迩闻名,日本平户当局任命他为甲螺(头目)。wap..OrG

    明天启四年(1624年),思齐等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参与日本人民的反抗斗争。

    农历六月十五日,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漳州海澄人)、郑芝龙(泉州南安人)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时”。众推思齐为盟主。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思齐率众仓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

    驶至九州西海岸的外岛洲仔尾,陈衷纪建言:“吾闻疏球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

    众悦,思齐乃率船队柢海湾,在笨港(今台湾北港)靠岸(此时台湾是无主之地,明朝并无实管)。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

    思齐胸有韬略,却土豪、立井寨、招募乡里移民三千余众,分为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

    可惜天不假年,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思齐和部众到诸罗山捕猎,豪饮暴食,不幸染伤寒病。数日后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临终,他召众人告之:“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