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8 (第4/4页)
来, 南方人天生会经营又勤劳能干,交粮食的时候各家各户恨不得把自己家粮仓里面的粮食称出来比比。 过的最差的就是韩景山那几户。 自从韩大伯走了以后,家里真是一天不如一天, 陈巧梅好吃懒做出了名,以前还有个韩大伯在家里她还得忌惮着,现在韩大伯走了公然跟男人叫板,稍微不看着点她就偷偷跑回家给自己开个小灶啥的,好吃好喝的都落到自己肚里。 韩景山跟她吵了很多次,无奈陈巧梅这号人软硬不吃,也没啥母性不大顾着孩子。 这样一来韩家的三个孩子也跟着遭了罪,别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基本上只用给家里做点杂活,而这几个孩子早早就当了壮劳力。 家里的活是能干出来,但几个孩子对陈巧梅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也埋下来祸根,孩子们认为陈巧梅自私,韩景山心狠,这两人老了以后的生活,还远远不如韩大 伯潇洒呢,当然这是后话了。 种完冬麦就是要过中秋,农场也好政府也好都要发点福利,孙来娣又想起了赵曼之前说过的跟他们当地政府换海产的事情。 不出意料,最后运回来了一火车皮的海带、虾皮、虾干、紫菜等物。 等到了中秋节发节礼的时候,韩景瑜单位发了一斤虾干跟一斤紫菜,另外十斤米一桶油。 赵曼拿着油票找小年轻们换了油,家里的储备又充裕起来。 单位的小年轻一般也不会做饭,拿油换成了粮票或者rou票,刚好可以吃饱一点,所以一到过节部队里面的小年轻们也格外的喜欢她。 就连孟来香现在看见赵曼也没有之前那样针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