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_第五十五章 建业太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建业太仓 (第5/7页)

,文风渐渐盛行。

    焦承自己就考过两次,他第二次的成绩是合格的,可惜政审没过,家里的长辈过于顽固,一直打死都不交田地人口,害了他的前途。

    否则的话焦承现在应该就不是吏,而是调往荆州益州等地成为官了。

    他面色凝重地走在码头上,与另外几名同僚一起检查仓储,仓库在码头的北面,各货栈犹如密集的坊市一样横列。

    每处货栈之间有栅栏保护,每个货栈长五十步、宽四十五步,能存放数千石粮食,像这样的货栈整个太仓有上百个,最多能存放数百万石。

    焦承他们的任务是只负责自己所在的货栈,如清点存粮,登记造册等等,只要把自己负责的货栈任务完成,基本上就会清闲许多。

    几人负责的货栈相邻,一起帮忙清点着货物。焦承进入了自己的货栈内,里面有板车和工人穿行期间,把粮食拉进拉出。

    门口有两个同僚正在守着,看到他过来,其中一人将手中的纸笔扔给他道:“今天上午咱们的货栈入库八百石,出库一千二百石,都记下来了,别搞错了。”

    “嗯。”

    焦承有些情绪不高地应了声。

    粮仓是重中之重,所以采取的是两人三班制,码头那边负责给各个货栈发货,然后货栈这边也必须要清点登记。

    从早上平旦末第一班两人上岗,仓库开门,开始进货出货。

    然后是下午班,从日中末到黄昏末,也就是下午1点到晚上9点。

    之后就是巡夜兵丁的活,仓库会持续不断巡逻到第二天早上平旦末,也就是早上5点钟。

    而且不止是半夜巡逻,白天的时候兵丁也会巡逻,只是不是在粮仓内部,而是到了外面,可以说二十四小时保证粮食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