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5 (第2/4页)
见识折服,且当日庆河的及时疏导,竟也是皇后处理得当,之后也有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都是出自皇后之手,渐渐的,朝中反对的音浪越来越小,当皇后又一次挽救了江南的水患和灾情之后,朝中反对的声音几乎消失了。 除此之外,永凡五年发生了时疫,就连圣人都感染了,若是没有皇后的当机立断,朝廷怕是要乱了。当时皇后心系圣人,却也不忘朝堂,他代替圣人站出来,指挥调度、安排善后,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人挑不出错。且圣人的龙体也在他的照料之下,慢慢康复了,此后,众臣便不再对皇后跟着圣人议事有意见,后来圣人在早朝时带着皇后到两仪殿的大殿,也没有引起太大的sao动和反对。 当然,还是有几个臣子认为此举不妥,深怕皇后会觊觎皇位,只皇后的母家是没有实权的荣亲侯府,压根儿没有外戚的疑虑,再加上兵权都握在圣人的手里,皇后想要造反,那也得有人有兵啊。若说皇后要暗害圣人那更是不可能,之前圣人感染时疫时,是皇后衣不解带亲自照料圣人,还一力担起政务,当时人人都看得出皇后对圣人的情深义重,也是因着皇后的连番表现,才会使得大部分的官员也跟着臣服。 最后经过又一段时间的磨合,卓惊凡渐渐显露出才能和学识,终于使得朝中不再有反对的声音。况卓惊凡在早朝时从来不主动发言,只是静静地听,除非窦淳开口询问,否则他可以整个早朝都安静的坐在一旁,他的表现使得那些以为他会对朝臣指手划脚的臣子们刮目相看。 卓惊凡在朝中站稳脚跟之后,还是和以前一样低调安份,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