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小孩子才做选择 (第5/6页)
来了,慢慢开始认可粤语歌也有可能成为经典。 于是在1973年无线电视台首先使用粤语歌作为电视剧‘烟雨濛濛’的主题曲,1974年的‘啼笑姻缘’中的同名主题曲更是大受民众欢迎,同年许官杰将自己创作的英文诗翻成中文,谱曲演唱,歌名‘就此模样’,后来改名为‘铁塔凌云’。 这首粤语歌鼻祖级的经典‘铁塔凌云’一堆出市场,反应空前理想,远远预出了预期。 有了成功先例。 香港的作曲家顾家辉、黎小田和作词人黄霑、卢国沾、邓伟雄、郑国江等人开始大量创作粤语歌,许多歌手也开始演唱粤语歌,比如唱英文歌出道的温拿乐队、以唱国语歌成名的徐晓凤、罗纹、甄尼和林子详等等,然后又涌现了一批唱电视剧主题曲插曲成名的歌手,如关正杰、叶振棠、叶丽仪和童星出道的陈洁灵等等。 同时还有几乎只唱自己创作歌曲的卢冠廷、区瑞强等等创唱一体的创作型粤语歌手。 粤语歌自始正式走入千家万户。 但因市场所限。 粤语歌在国语歌和英文歌两大巨头之前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这个时代的歌手没有偶像派,只有实力派,为了向民众证明自身实力的他们,不仅要有创作能力,而且第一张碟往往会选择国语或者英文专辑。 如果非要在这个时代挑出一个类似偶像派的歌手。 那么这个人。 应该是后世被人称为最帅楚留香的郑绍秋。 早期青涩的张国容在这个时代跟别的歌手同台几乎场场被嘘,没有自己的歌只能唱别人的歌,有一次唱甄尼的歌,唱到兴奋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