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2/4页)
这个世界的发展,和祁元询穿越前世界的发展,有部分是重合的。 在隋唐之前,帝王的庙号不是轻易能有的,谥号才是每个皇帝都会拥有的身后评价。 可是隋唐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都能拥有庙号,谥号更是字数泛滥。 所以唐宋之后,评价帝王品行,就已经是不看谥号看庙号了。 仁宗一号,在庙号之中,堪称是上等的好庙号。 祖有功而宗有德,除却开国之君外,其余君主的庙号,遵循礼制的话,就只能是“宗”——当然,不遵循谥法,一朝有好几个“祖”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皇家脸皮厚,议定谥号的人能有什么办法? 仁宗为庙号,说明未来他这个皇帝很得人心。 皇爷爷很看重礼制,重视嫡长没有错,但是既然父王与他未来也都是为后人所称道的明君,在太孙之立本来就有阻力的情况下,贸然对他们下手,对国朝未来的发展,未必有好处。 只不过,天子宣武帝不下手,不代表祁元询没有别的危险了。 他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太孙堂兄。 年长的藩王世子与郡王虽然入京师进学,与太孙等东宫子孙相熟交好,但并不代表太孙行事会多么顾念他们。 储君之位,已关乎太孙的身家性命,不论是易储还是登基之后被篡,都意味着太孙一脉很难有好结局。 与性命、与权力相比,兄弟叔侄亲情,就太过可笑了。 根据光幕文字上的简短记载,他的那位父王,未来的庙号是“太宗”,按照一般的情况,国朝的第二代皇帝,庙号一般都是太宗。 靖难一词,说明并非他爹登基正常传位,这样的情况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