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6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610节 (第5/6页)

也都显得“不智”。

    集宁城外,今夜惨烈至极。

    黑夜确实更有利于鞑靼的进攻,至少在夜色掩护下,明军的准头会差上一些。

    而鞑靼则有明确的冲击目标,箭矢抛洒成雨、尽量压制城头、而后拼命往里冲就行。

    只要能够登上城墙,稳住了一条通道,后面就是潮水一般涌入城肆意屠杀的局面。

    战争往往是最高烈度的消耗。

    物资和人命是一方面,活着的人的体力和意志是另一方面,还能用的军械的稳定状态同样是一方面。

    又一副粗糙却沉重的梯子从空中划过弧线砸向城墙,另一头是数十虏骑射往这边逼退守军的箭雨。

    守城将卒之中有盾手,他们高举的盾牌能够尽量遮挡箭矢,但不能硬扛那个砸过来的梯子。

    古来守城,如果都能让敌人架梯到城头,往往已经是极为凶险的状况。

    只有敌我实力相当悬殊,根本没有办法在城外再构筑一道防线形成纵深,而且也没办法阻止敌人接近城墙,那么一般来说绝不能允许这样做。

    到了城墙底下,不论是掏墙根还是弄出梯子来,对守军都是极大的威胁。

    这是攻方已经接近成功的象征,为了尽早结束惨烈的战事,攻方都会让源源不断的兵卒来冲击城墙。一旦成功登上了城墙,宛如抢滩登陆一般构筑起一个通道,随后便是潮水一般涌入城中、大开杀戒的局面。

    而一旦梯子架到了城墙上,理论上来说也别想着把梯子推下去。

    因为费力、低效。

    如果是十分正经的工程梯,首先顶端就会加装牢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