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7 (第3/4页)
呢? 京城中查出的军械只是一部分,在他未察觉之处,定王会不会另有安排?甚至在宫中,会不会还有安排?以定王在军中的威信和朝堂上办事的手段,想要笼络些武夫,简直易如反掌。更别说定王如今在外握着兵权,京中只有个可能被救走的谨妃,着实没什么顾忌。 从前重重,确实是他薄待了定王,而太子无能,也是朝堂上下皆知的事实。 倘若定王以此为由,说他苛待功臣,为君昏聩,继而拥兵自重甚至夺位,会不会有将士呼应? 京城中的暗桩还未拔除,定王手中的兵符尚未收回,永初帝着实不敢冒险。 所以数回思量犹豫之后,他终是退让了一步,准了为阿殷封正妃的奏请,并命定王携阿殷即刻回京受赏,完封正妃之礼——无论如何,他都需先拿回兵符,避免动乱。 两日之后,这道旨意传到巩昌时,定王才带着阿殷从龙波湖回来。 传旨的内监是随快马而来,日夜兼程疾驰之后,已然疲惫。 然而永初帝的口谕是令定王早日回京,他并不敢耽搁,进了都护府后,即刻请定王和定王侧妃接旨。府中众官跪了满地,定王和阿殷跪在最前面,听太监缓缓宣读旨意——显然圣旨拟得仓促,礼部对阿殷知之不多,其中夸赞的言辞,多是取自御史和曹长史的奏折,稍加润色,取而用之。 阿殷听得旨意,目瞪口呆。 从先前永初帝和礼部的态度来看,因为出身的关系,她能做侧妃已是勉强,正妃之位,永初帝从未松口。没想到这回随定王北上,捡了个空漏活捉徐煜,竟会因此受赏?平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