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6 (第3/4页)
官升迁, 而将数量繁多的中、基官腾给年轻气盛的进士们。 杨尚书就是靠着这股风潮, 从侍郎升成了尚书。尚书有相名, 侍郎是尚书的副手, 他在侍郎这个副位上熬了许多年, 做梦都想着升为宰相,可是没想到等他真正坐上尚书之位,杨尚书反而觉得这不是人干的事。 工部是六部最末,向来没什么存在感, 前任尚书张相便是明哲保身的典范。杨尚书站在这个位置上, 前面是诸如段公、袁相这一个层次的传奇人物, 这可是家喻户晓的开国功臣, 而后面是萧景铎、夏之衡这一批新秀, 眼看着就要成为乾宁年间的时代传奇,而杨尚书夹在这两批人中间, 真是要多糟心有多糟心。 官场上的升迁充满了套路,仕途发展最好的那一批, 都是外放,然后回京当六部员外郎,先从工部、礼部这些下行部做起,慢慢转迁吏部、兵部。等坐到郎中后,到望州当几任刺史,若是能顺利迁回来,便是从侍郎开始,从下行升到上行,然后转为下行尚书,慢慢再迁回上行尚书。 这是最理想的升迁之路,然而数十年中成功之人一只巴掌都数的过来。杨尚书原本觉得只能在梦中才能实现这么好的仕途路线了,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的副手便成了这等典范。 杨尚书感慨又心酸,他做侍郎的时候都四十了,熬了十余年才撞上大运,成了尚书,而萧景铎今年才二十五,便成了朝堂上最年轻的副相。 杨尚书知道萧景铎迟早都要离开工部,过几年成为他的同级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所以杨尚书并不多为难萧景铎,尽力给双方都留下情面。 萧景铎拜工部侍郎,承羲侯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