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家日常_分卷阅读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 (第4/4页)

是好事,起码目标明确。

    于是,在对普平县失望后,为了生存,他们将继续南下。

    这一路上,穆子期见到了许多人间惨剧。蝗灾过后,大地没有绿色,枯枝遍地,路上逃荒的流民不知凡凡,他们大都是枯瘦如柴,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再也没能爬起来。

    有亲人的还好,起码可以给他挖个坑埋了,没有的话只能暴尸荒野,让乌鸦、野狗叼食。有时他们经过村庄留宿时,里面不是荒无人烟就是和之前的少年一样,手里挎着个篮子,拿着镰刀或系着钩子的竹竿到处寻觅能下口的东西。

    穆子期记得自己曾在书房里翻阅过一篇文献,里面有这样一则记载:“饥饿的灾民们吃干了的柿叶、剥下的柿蒂,蒺藜捣成的碎粉,吃麦苗,捡收鸟粪,淘吃里面未被消化的草籽,甚至掘食已经掩埋了的尸体。”[注]

    当时看到的时候只觉得可怜,可如今活生生的一幕发生在他面前,更让他觉得恐怖,只觉得行走在路上,到处都是危机,如影如随。

    作者有话要说:  [注]字这段话来自网络,我查过不少资料,发现古代的灾荒真的很可怕,尤其是河南那个地方,历史上发生灾荒的次数最多,吃人的次数似乎也最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真庆幸我长在新中国。

    ☆、遇到故人

    赶路时精神是紧绷着的,只有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休息,这时候大家大都是有气无力,皆瘫软在行李上。这时也有族人在值守,穆子期才会稍稍松懈一点,让自己在睡梦中迅速恢复体力。至于夜晚休息,一般是最危险的时候,不夸张的说,睡觉都是张一只眼闭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