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1626_第二百七十三章窃国之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窃国之贼 (第4/5页)

经历这些年的党争,许多人为此而丧命,大体也与老夫有关,此事并不避讳。

    虽然此时老夫位极一时,可却也是有好有坏。

    好处是权力争斗减少了,朝堂也稳定了,天下自然也会安顺一些。

    可坏处是,京官们人人自危,都只在意其自身权势利益,对于百姓生死安危已经淡然不关心了。

    至于说那些读书人所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其实许多时候比不上一顿饱饭,在生死甚至荣华富贵之前,真正舍小节而顾全大义的少之又少,老夫这些年见得多了,大部分都是沽名钓誉之徒,实有负古圣先贤的教诲。

    所以老夫虽然是一个jianian诈之徒,可对于统领大人的利用却并不生气,更不会在意得失,就如同统领大人说过,大明是老夫之本,若失了大明,京城再乱,老夫纵然权势滔天又有何用。

    世人只会骂老夫一肚子坏水,却无半分治国之能。

    其实治国于老夫而言又有何难呢?

    君臣互信,百姓安居乐业,吃得饱肚子,穿得暖衣服即可,何需太多所谓治国良策,此是自古以来的实情。

    妄谈如何治国之策,皆是以智治国,是为以己之私窃国之贼也。”

    王穿一听,此时也不得不佩服于魏忠贤的胸怀,虽然许多人死于与魏忠贤争权夺利之上,而魏忠贤所用手段也是无所不用极其,可刚才的话却极有道理。

    而这正是道德经中所说过的。

    或许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魏忠贤,竟然可以强过无数读圣贤书的书生,知道民之所需无非如此,百姓吃穿不愁了,何须什么治国良策呢?

    王穿一想还真是如此,回想现代心里也是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