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58 (第1/4页)
比任何人都清楚当今天子,要远胜司马诸王。倘若愿做个醉生梦死之人,他早就渡江南下了。而待在大赵,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还怕无处施展吗? 等到他那幼子年满六岁,便送到崇文馆吧。长子可以恩荫袭爵,其他的子嗣,却要各凭本事。当年他家父叔六人便有“六龙”之称,他的子嗣,又怎会不如? 何止是温峤,这次制科变革,也让不少人心中起了波澜。然而出言直谏的终是不多。前些日子还传来消息,江东又有民变,十数县府被破。更别提匈奴占据的地盘了,光是雍秦二地出逃的流民,就有数万之巨。简直民不聊生。 天下虽大,安身的地方却也不多。还是家业和小命为重。 没人反对,剩下的就是歌功颂德了。恩科取中的士子,也依例入宫陛见。 立在东掖门外,孙璋只觉脊背见汗。自从知晓自己登了杏榜,且位列“文经邦国科”前三之后,他就亢奋的昼夜难眠。这可是恩科得中啊!就算不如常科,也能入朝为官。若是外放,起码也是县丞起家。放在几年前,恐怕做梦也不敢想! 更妙的是,与他相交的另外三人,也尽数取中。除了邹谦名次稍逊外,陆淳和朱约考的都不差!以后他们四人,就是正经的“同年”。官场之中,也能相互照应。 如此喜上加喜,怎能不让人兴奋难安?因而站在这掖门前,别说汗重湿衣了,孙璋的两腿都有些发软。恩科不比常科,没有三鼎甲之说,亦无法进殿奏对。但是能站太极殿外,一睹皇城壮伟,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陛下有旨,宣新科秀才入宫面圣!”传旨的声音,自宫内遥遥而来,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