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2 底下斗不起来,渔翁如何得利。 (第3/3页)
崔舜卿神情复杂地看着他一脸平静地诉说,最终还是迟疑地点了点头。 他还要指着这些税钱好给陛下交代呢,起码也该是秋后算账。你只管做好这些,往后事事顺他,他就不会再为难你。 但是学生学生是绝不会真正趋就杨殊的啊!崔舜卿极力辩白。 对啊,这想必也是陛下想看到的。阎若璋平淡道。朝堂上哪能真的一团和气,底下人不斗起来,座上渔翁如何得利。 虚与委蛇,说的好听一点,叫做韬光养晦。坚守自身,有时候也被称为不识时务。都是一面之词罢了。阎若璋有感而发,你以为杨殊只凭借奉迎媚上,写几首青词就能到如今的地步么,你再看看刘公公,你真觉得他只是个家奴啊。陛下用他们那么久,你想过原因没有?杨殊虽jianian,但他主持修订了多少部法史经注,为陛下解决了多少大小事,你知道么?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凭借一股高风亮节之气办成的。你又以为陛下看中的是你的什么呢? 他没有再说下去,多说无益,过了今晚,这个后生或许就会与他分道扬镳了。 崔舜卿默然。内心挣扎不休,可是一旦决定走这条路之后,便不会再后悔。他最后问道:敢问您进京何事,陛下可给了您什么差事? 到时候你就会知道了。恐怕还要接兵部的旨。 杨殊的政敌倒了,政事堂几个宰相之位空悬,李裕德又是位平安宰相。京中一潭静水,正需几尾鲶鱼。 两人辞别时天色未暗,崔舜卿迟迟不肯离去,欲与他同行,但是阎若璋婉拒了。 他对他说,从这道门走出去,一直往前,就不要回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