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0章 潘丰的锅 (第2/5页)
。” “那撒谁的钱?” ...... 却是不等唐奕再多说,曹觉和秀才看不了他们在那儿磨叽。强把唐奕拉到了一边。 秀才二话不说,递给唐奕一把长刀。其实上船的时候就想给他看,可是碍于唐奕抽不开身,只好忍到现在。 “那些黎兵用的,唐哥儿瞅瞅。” 唐奕狐疑地接过,顿时怔一下,脸上也添了一丝诧异。 海南蛮夷之地冶铁工艺几乎为零,加之中原对刀枪利器的管制,遂如长刀这种东西在岭南是极为难得的,最偏远的海南当然更是难得。 所以,在这里,一把杀人的刀比一个拿刀的大活人还金贵,有些黎兵甚至还是用的石斧骨枪。 能用上铁器的,已经是稀罕,更别苛求什么上等兵刃了。 可是...... 唐奕手里这把,却是一把好刀。纵使他不是内行,但是一搭眼就看得出来。 钢口极好,闪着寒光,刀身隐见锻纹,非是寻常铁器。 “十八锻?” 唐奕有些不确定地问向曹老二和秀才这两个行家。 这是一句冶铁术语,用锻造的精细程度来区分钢材的好坏。 世传,中原冶铁工艺的巅峰是百炼钢。这个百炼,就是指锻打的次数和精细程度。 但是,百炼钢当然不是随便就拿得出来的,成本太高,纵使是禁军也配备不起那样的精钢。 御前的皇家近卫取其次,所用兵刃都是七十二锻的精钢,只比百炼差上一点。但还是耗费颇高,所以普通禁军配备三十六锻钢刃。 民间私造,能有十八锻就已经不错了。 唐奕觉得,这么偏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