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_第409章 军制之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9章 军制之弊 (第2/4页)

    募兵制,虽有其缺点,但在经济上,以及政治上,有其相当的价值。

    民间的jianian悍无赖之徒,必须要有他的归容之处,最好是能惩治之、感化之,改变他的本质。

    此辈在经济上,就是所谓“无赖”,他不能勤事生产,欲惩治之、感化之极难。只有在军队之中,规律最为森严,才可能约束他,使之改变(当今社会也存在类似情况)。

    这种人在军队里呆上10年到20年后,已经过长期的训练,大多数人的本质会改变,可以从事生产,变做一个良民了。

    这也是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终宋三百年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一个原因之一。就算有反,也没出去一省之地。

    遇饥灾之年,收乡壮以充禁军。想想,年轻的刺头儿都被收走了,老百姓还怎么反?

    而从经济上说,本来就宜于分业,平民出饷养兵,全不过问战事,对经济建设是有益无损的。若实行府兵制,则举国皆兵,实至今日乃有此需要。

    可兵若真能御敌,平民原不需全体当兵。所以说,募兵之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有其相当的价值。

    大宋立法有其深意,只不过所行不能副其所期,利未形而害已见罢了。

    而刚刚说到番戍的问题,兵力的逐渐腐败,番戍之制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便于指挥统驭。

    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劳财何其之巨?

    更重要的是,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荒之策,于是兵数递增。

    宋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