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地笼 (第2/4页)
提出来,举朝上下无不全力配合,连贾昌朝、汝南王这些人都没出来生事。 ...... 可是,同样的,这条路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大宋觊觎燕云的同时,大辽也乐于看到一条直通大宋腹地的大路修成。因为,从战略上来看,这条路的意义对辽朝比大宋还大。 大辽可都是骑兵,这么一条大路修好,辽人要是南下,比宋人北上还快,而且还不用自己花钱,当然是乐见其成。 耶律宗真都想好了,只要这路一通,辽朝就又多了一个要挟大宋的本钱。 ...... 可是,萧英为什么言语之中都透着一股子不想修这条路的意味呢? 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大辽贵族们的心理。 马背上的民族一但安定下来,就很难再找回狼性。别看辽朝在军事上依然强于大宋,但实际上,契丹八部早就被高度汉化了。 现在,不论贵族,还是百姓,厌战之心是一天胜似一天,萧英这种太太平平就挺好,何必打来打去的心理,在辽人之中也是越来越有市场。 ...... 那边,唐奕和萧英打着机锋。 这边,观澜的儒生们差点没把曹满江的眼珠子惊出来。 事情还得从头天晚上说起。 唐奕把晚饭这个科目真接给抹了,就等于明着告诉这一百多号人,自谋出路吧! 可是,怎么谋?一百多人加在一块儿还凑不够五个大仔儿! 最后,王韶等人只能用期盼地目光看向宋楷。 苏轼谄媚道:“哥,我以后就跟你混了!” 宋楷一叹,“算小爷前世欠你们的。” 环视众人吩咐道:“分头下山,在山门口集合。” 众人一阵欢叫,呼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