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_第321章 无所不在的制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1章 无所不在的制衡 (第3/4页)

呢?

    还真反不了。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压根就没那个能力。

    北宋皇权势微,官冗职散,武人不振。这么做,可不单单只有坏处,也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

    那就是,无所不在的制衡!

    刨去其弊病和高昂的成本不说,单说这个制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皇权受相权的牵制,无法一言定天下;相权也同样受到监察制度、皇权、百官的掣肘。

    而百官则因为职、权分离的关系,形成相互的制约。

    同样,军队也是处处制衡,大宋管军队的衙门口有两个,一个是兵部三衙,一个是枢密院。

    三衙有掌兵、带兵之权,却没有统兵、调兵的权力;枢密院正好相反,只有指挥调度的权力,却没有实际的兵权。

    别看汝南王把手伸到了军中,又把控了朝中重臣,可是然并卵,别说你想起兵叛乱,就算你是赵祯本人,想动军队都得一层一层的批下来。

    所以,除非赵允让将驻扎在皇宫左右的四十万禁军全部掌控了,否则,分分钟把你轰成渣渣。

    这也是为什么终宋两朝,从来没发生过大规模的全国性叛乱,也没出现过,过于血腥的宫斗夺权的原因。

    赵允让控制几个侍卫冲个宫这个不难,想造反,不可能!

    无所不在的制衡,无所不在的约束,别说造反了,让你想翻个身都难。

    因此,赵祯不怕赵允让会反,这个时候反而好办,曹皇后与苗贵妃临盆再即,只要二人有一人旦下龙儿,赵允让必然会乱了阵脚

    回到自己的小楼,唐奕长出了一口气。

    曹觉的命不单保住了,而且还有封赏,也算了了心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