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 (第2/3页)
袍是百姓血染,他穿蓝,得个干净。 到任后,他骑马,跑遍两座州府,之后在驿馆,点灯,整理出了“民生改善奏疏”,又连夜,让人将奏疏,送去京城——轻骑遍历所部,察时事所宜兴革。 按照大明那时的政务制度。 内阁已经建立完全,由三杨——杨土奇、杨荣、杨溥把持! 而三杨,对于,于谦,这个宣德皇帝,明显偏爱的巡抚,也格外重视。 所有于谦,提交的奏章总会按加急件处理——雅重谦,所奏朝上夕报可! 那一年,于谦三十二岁,已然是大明朝,最年轻的地方要员。 而往后的几年,是于谦,觉得最充实的日子。 他骑着马,跑过一座又一座驿站。 赤着脚,走过百姓赖以为生的一座又一座乡田。 他想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上饭,穿上衣,不必卖儿卖女,如狗一样的跪地乞怜! 那几年。 也是大明百姓,觉得日子最有盼头的几年。 皇宫里的帝皇,宽恤之政,减免赋税……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 内阁朝政,有“三杨”把持;武有英国公张辅,稳定边境。地方上又有于谦这样的巡抚,刚直为民。 大明人才济济,朝政清明…… 河东州的田野上,于谦穿着粗布麻衣,看见前几年,还破败的村落,变成,每家每户,都能按时升起炊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他忽然觉得鼻头一酸。 田垄里,就连老汉,都一边咂摸着嘴,一边感叹…… “仁宣之治,盛世降临!” …… 如果能一直这样,于谦,觉得,自已甚至愿意在地方的田野间,跑一辈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