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 (第3/3页)
咧嘴微笑的老冯,无语凝噎。 大宋养兵,养的都是匪寇,但是宋太祖,赵匡胤,真的就错了吗?好像也没错,庞大的军队规模和优厚的待遇,的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宋的内部不安定因素,民变的密度和强度rou眼可见远远小于其他朝代。 林珏记得自已在京平的图书馆,查过的资料……大宋的三百年来,农民起义的次数,也有四百余次,但是危害性,和其他朝代的农民起义,根本无法相比。 很多所谓的起义……就是五十来个农民“横行一省”,只有宋朝才有这种“起义”……来几个个头大一点的捕快都能摁下! 所以宋时,不会出现,明末时,李自成那样的闯王……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根本不会诞生!所谓的农民起义,那些农民,都出不了自已的所在的州府。最夸张的程度,也不过是一场……被后世人编纂为故事的“水泊梁山”! 林珏的眼神越发复杂,他又扭头看向一旁的老冯。 老冯依旧乐呵呵的望着他,眼神亮晶晶的。 为……后世吗? 他转过头,看着不远处的漳河,最后一咬牙。 “按照原计划进行!” “引调金军向西南。” “老冯……” 老冯,那里则是脸上的笑容逐渐扭曲。 再次抬起身后一直背着的大弓。 之后用大弓,抽了一下马屁股。 战马嘶鸣,开始向前奔去。 林珏身后,另外有九骑,一起冲出。 骑在战马上的。 都是老卒。 有点老卒,比老冯年纪还要大,两鬓斑白。 按照林珏他们之前,制定的计划。 先死步卒,再死骑兵,最后死扛旗主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