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自负日常_天才的自负日常 第1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才的自负日常 第177节 (第4/11页)

也有自己的成功案例,对赵欣的提问他们倒是可以讲清楚,可赵欣听了还是云里雾里,这就是没在现场感受的区别。

    一个姓蔡地老师和赵欣说道:“这些工艺讲得再清楚也不如去现场具体感受一下,所以学建筑的学生为什么都要下工地,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学习工艺就是需要到施工现场盯着具体的细节。”

    这话赵欣却不认同,盯着建造是监工的工作,设计师只要了解所有的建造工艺就可以了,老师推荐学生去现场,主要是现场更能感受到工艺的区别,可看现场和口头说的区别只是视觉上的辨别,她在智行科技上投的画图软件项目,现在已经在做这个工艺上的数据导入,如果是把所有的相关的数据都导入进去的话,就算是不去现场,学生也可以在视觉上辨别所有的工艺。

    赵欣问过洪波之后,她才知道画图软件的建造工艺模块也卡住了,她觉得全国最了解建造工艺的人,可能就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她又想到了悬赏,毕竟已经有人学出来了,后来者不用重复地去踩坑不是吗。

    不过这个悬赏不像知识点的悬赏,还得做个相应的悬赏小程序。

    洪波听完赵欣的分析,迟疑地说道:“就算是悬赏,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建造工艺都悬赏出来,这样的话我们画图软件的初版不是要遥遥无期了吗?”

    赵欣笑道:“不用啊,只要能悬赏到60%的内容就可以,后续更新迭代就行,我去找一下系主任问问他有没有什么意见,你让程序部设计一个悬赏程序,网友上传相关内容,只要没有雷同的就可以领取我们赏金,到时候你们后台接收一下。”

    程序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开发完成的,在大一上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洪波才通知她悬赏程序做好了,赵欣就拿着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