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1051【社会主义英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51【社会主义英国】 (第2/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改变了英国人的思维模式,社会风气集体转左,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英国人民,强烈要求实现社会主义!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在面临德国大轰炸的时候,英国政府曾两次疏散城市人口到乡村地区。城市上层人士来到落后的农村,发现英国原来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而城市平民窟的妇女儿童,被安排到乡村中上层地主家里寄居,这些城市底层难民对普通日用品的无知,让拥有电话、汽车的乡村房主感到惊愕。

    战争让老死不相往来的英国各阶层开始互动,这简直就是一场英国“贫穷大发现”之旅,期间暴露出的下层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惨状,激起了部分中上层人士对社会改革的期望。

    用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的原话来说:“我从不知道存在此种情况,我为对自己同胞处境的无知感到羞愧。在有生之年,我将尽力帮助她们,使之有清洁健康的生活。”

    当然,这只是道德观念上的改变,而更有力的是政治现状的改变。

    英国政府为了挖掘战争潜力,不断提高社会福利,工人在战时参加企业管理成为普遍现象。在品尝到权益的滋味后,工人阶级哪里还愿意放手?他们迫切希望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而这恰恰与工党的执政理念相一致。

    所以,二战刚刚结束,英国人民就迫不及待的让丘吉尔滚蛋了。

    英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足足持续了二三十年,直到撒切尔夫人上台,资本家们终于开始反扑。届时,英国的国有企业大量私有化,社会福利不断消减,撒切尔夫人让社会主义英国重新变成了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