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8节 (第5/10页)
一言丧邦,一言丧邦,仅仅这一句话,他们便算是一败涂地了! 柳学士愣了一愣,表情都微有空白,仿佛是不相信胜利来得如此之突然。但片刻之后他笑容更盛,毫不留情的给对手敲上了最后的钉子: “世子所言,我不敢苟同!但凡涉及君上,便没有小事,只有大事。什么叫‘疏忽’,为何早不疏忽、晚不疏忽,偏偏在圣上的事情上疏忽?此居心诚不可问。如果这都可以放过,那我亦不敢多言了!” 说到此处,他正气凌然,还向御座上躬身一拜,表达自己忠君的一片拳拳之心。而座位上的老道士面色晦暗,眼神狠戾,似乎也被穆国公世子的话语激怒,即将下最后的判决了。 眼见形势恶劣之至,世子的神色却依旧毫无变动。他平平开口: “学士当真这么想?” 柳学士看了他一眼,忽然记起穆国公世子的某些传闻。于是悄悄往侍卫处挪动一步,才毅然开口: “那是自然。只要一心忠爱圣上,实心办事,哪里会有什么疏忽?” 穆祺叹了口气。 “好吧……我听说学士是国史馆编修,负责订正校阅过往的史料。”他静静道:“恰好,在下读国史馆编修的《元史》时有一处不解,想要请教学士——官修《元史》中记载末帝十五年的形势,说丞相统兵剿贼,什么‘至高邮,连战皆捷。匪兵大败。’,又有什么“贼僧于江南肆为逆恶”……这说的是哪一段情形呐?” 柳学士呵了一声,最后一丝警惕也放了下来。他还以为穆国公世子私下有高手支招,试图在礼法伦理上找他的麻烦呢。如今只提一句蒙元史,和贻笑大方有什么区别?翰林学士学富五车,这样的史实简直是随口就来: “高祖兴于微末,提三尺剑而取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