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19节 (第7/13页)
见表态,派人为中枢值班的官员各自赏赐了滋补的燕窝与药膳,据说还是从皇帝的御膳上直接撤下来的佳肴,滋味极为不凡。 考虑到这几年来真君僻居禁中,召见外朝的频率已经缩减为了一月一次,消息隔绝,心意相当捉摸不定;这样直接而鲜明的表态可以说是珍异之至,足以大大稳固中枢的地位。于是内阁与有荣焉,恭敬谢恩领受,还写了谢表托太监转交。 皇帝特赐的恩赏,享用起来当然也要讲求礼制。内阁首辅闫分宜当先起身,捧过燕窝后向西行礼,揭开玉盏看了看内里红殷殷的一碗的血燕,却又向对面的穆国公世子点头微笑: “老朽能有今日的恩荣,都是沾了世子的福分啊。” 世子忙拱手回礼,连称不敢,其余阁员则随之微笑。这大半年以来众人全程跟进,当然知道中西海战深层的回环曲折。具体的谋划战略及调兵遣将还不好说,但最后左右了整个战场胜局的关键招数,向民间开放武器的决策,却是由穆国公世子一力主张,并全力压制住中枢其余的反对意见,说服了兀自犹豫不决的飞玄真君——没错,即使宫廷在南海陷入了巨大的金融危机,真君依然不愿意将危险的火器放入民间;还是世子当面上奏,亲自担保,保证海商拿到的武器永远会落后军方两到三个版本,核心的技术依旧掌握在皇室与朝廷手中,安全无虞;皇帝思虑再三,才终于勉勉强强写下了诏谕,同意了陈请。 ——事实上,即使勉强签发了旨意,真君依旧迅速反悔,很快就派人来索回圣旨,说是要再做修订;还是世子见机极快,拿到诏书后立刻让张太岳明发上下,绝不耽搁;木已成舟,无可挽回,宫中派出来追索圣旨的太监才不能不悻悻折返,无可奈何的认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