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93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第2/6页)

反驳武帝,而是自己先拣好几种方案,让武帝自行抉择。武帝更加喜欢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品行忠厚,熟悉律令,更加重要的是,武帝是“外儒内法”“王霸道杂之”的,而公孙弘每每能从儒家典籍中抽取论点对法文律令加以修饰,真是既实用又好看。

    有一次他和汲黯一起进见武帝,两人分工明确,汲黯先提出问题,公孙弘则将问题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阐述一遍,听得武帝非常高兴。又有一次,他与公卿事先约好,一同向武帝提意见。结果公孙弘到了武帝面前,从武帝的脸色语调上发现了蛛丝马迹,于是“阵前倒戈”,净挑武帝顺耳的话说,与几个同僚大唱对台戏。

    汲黯大骂道:“齐国人(指公孙弘)狡诈而无真情,他本来与我们一起提建议的,现在临时变卦,真是虚伪至极。”

    武帝向公孙弘看过去,公孙弘昂然道:“知臣者明白臣是忠臣,不知臣者便以为臣是jianian臣。”武帝听了,心里甚喜,从此对他更加亲厚。后来终于拜他为丞相,又封他为平津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公孙弘病死在任上。他的儿子公孙度继承了平津侯的爵位。

    明显就是其爹干的好,其子享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接下来我就说一下刘安,此人的所作所为给其后人所带来的结果跟公孙弘正好相反。

    祖上无德,子孙有遗殃!

    刘安,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刘长谋反被文帝发配到边疆,因而绝食至死。刘安的造反,不光是因为觊觎皇帝宝座,其中也有为父报仇,甚至帮父亲“圆梦”的成分。

    刘安是一个博学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