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1 (第1/4页)
邸报和时政决策修订成册,任由学子观看的事情,就影响到了大半个朝堂。 明国的集权非常有力,科举的影响力也极大,但是即使如此,官宦人家还是保留着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对于官场的了解。而且说句实话,虽然身处高位,但是六部诸相也未必没有犯糊涂发糊涂政令的时候。 万一这种事发生,不管对于皇帝还是丞相们来说都是黑历史。史书可改,但是抄录出去的政令集子却难改,到时候被外面连科举都没中过的白目书生到处议论,怕是面子里子都没了。 不过话虽然这样说,反对的理由却不能直接提出来,所以大家便都各自找借口反对明皇的这个决策,或者其中的几条细则。 反对的理由也各种各样。有人从财政上出发,表示一口气在各州都建立藏书楼耗费太大,管理也是个问题。叶柏涵便提出了一整套极为合理且滴水不漏的管理方案,并且给了一个十分低廉的预算——根据打印机的原理炼制一个廉价法器,对于叶柏涵来说不管在技术上还是设计上都毫无难度。 又有人从礼教上出发,认为政令是朝廷的事情,若是任书生评头论足未免损伤朝廷的尊严。 叶柏涵便笑着反驳道:“如果政令不能体现朝廷的威严,反而会损伤朝廷威严,那么要这样的政令有何用处?” 这驳斥也算是一针见血,之后甚至不需叶柏涵多言,就有发言者的政敌抓住了他这句话里的漏洞,趁胜追击对之大家驳斥。 对方自然是恼怒异常,但是叶柏涵是皇太子,而且真正的缘由又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说,最后也只能咽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