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河倒转乾坤易.十五 (第2/10页)
也经歷一回被「北雁间人」暗害的滋味。 高如松死后,镇北军应当已有大半成功为朝廷所掌握,只有少数原属于高如松的亲信仍未能顺利收服。考虑到高如松的「丰功伟业」,继续留着这些人只会徒然给镇北军带来祸患,于是便有了「部分镇北军」无旨而动意图挑起边衅之事,让继任的镇北大将军得以名正言顺地剷除高如松遗留的心腹,让整个镇北军得以彻底落入朝廷的控制下。 高贵妃本就是仗着手握镇北军大权的兄长才能在后宫得势;高如松一死,深宫中的高贵妃自然再无奥援……到了这个地步,就算萧琰不亲自动手,宫里也多的是想让她「病故」的人;其下场如何自也是可以预料的。 与高氏一系有牵扯的人中,唯一称得上难办的,便只有当年才十岁的皇三子萧宜了。 十岁,一个半大不小、怎么看怎么尷尬的年纪。 倘若再小上一些,孩子还不怎么懂事记事,就算是高贵妃亲自教养的,多少还有那么几分扳回来养直了的可能性;而若再大上一些,十多岁的人,要说与母家的阴谋全然无涉也是极难,要想惩处也有个由头,自然比「十岁」这个不上不下、正卡着一半的年纪要好得多。 前生的萧虽不晓得这些顾忌谋算;可对于萧宜这个三弟,他仍旧不怎么喜欢得起来的。 ──当时,因背靠着高氏,在诸子中相对「尊贵」的萧宜自他出事之后儼然成了诸皇子中的小霸王。饶是萧琰不久后便迎了小楼氏入宫为继后,但因着小楼氏暂无所出,萧宜的「尊贵」仍是一时无两,行止间也直将自己当成了无名的储君看待──这多半是高贵妃灌输给他的──甚至就连面对诸皇子里身分最高的萧宸时,也不曾在这位嫡兄面前收敛多少。 事实上,儘管萧宸因体弱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