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蕴大爷_第十五章冯紫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冯紫英 (第2/5页)

型,走科举之路,“太平盛世”,也没那么多仗打,依靠军功终归不是正途。

    例如贾家,贾府的祖宗宁、荣二公是当年从龙有功,挣下了这一门两国公的泼天富贵家业,所以贾府属于武荫世家,但是祖宗的爵位是“降级世袭的”,荣国府袭到贾赦已经只算是一个一等将军,宁国府袭到贾珍不过是个三等将军。

    宁荣二公的祖荫眼看要被子孙们消耗完了,如果贾府的人不能为朝廷继续效力,只能依靠祖上的余荫混日子,那么就会白白占用朝廷的资源,如同朝廷米虫,又像枯枝烂叶,早晚要被皇帝修剪清理掉,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贾府想要家族的荣耀富贵长久延绵,只能由武转文,让子孙读书考科举,继续为朝廷做贡献才可以。

    但是贾府的老少爷们实在都不怎么争气,三四辈子,近百年时间,嫡系庶支那么多子孙,只有贾敬、贾政两人是进士。

    贾敬最是搞笑的,他半路出家修仙去了,连官都没做过,白白浪费了一个功名。

    贾政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其父贾代善去世,皇上体恤先臣,额外赐贾政主事的头衔,属于二、三甲的进士,但终归不是正经科甲出身,又不得重用。

    而贾珠十四岁进学,有望成为振兴贾府的继承人,奈何早逝。

    仔细算起来,贾珠之后,贾府再无人能读书举业,力挽狂澜。

    大乾朝虽是马上得天下,可治理天下仍是需文臣,自开国以后,武将地位已然是下降不少,时至今日,及至今朝,朝廷以文驭武是心照不宣的规矩。

    贾蕴晓得其中道理,若是多言,免不得让别人误以为自个卖弄,摆了摆手,打岔道:“我就是个武将,不懂什么大道理,忠于王事便是,咱们今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