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节 (第7/7页)
宅院,进门一个四方院落,坐北朝南齐整三间瓦房,院子里一棵上年头的桂花树。西边厨房新砌的干干净净灶台。 义母爱干净。搬过来新屋后,再不用踩着满地泥泞进出门户,再不用担忧雨后返潮的地面,不知何时倒灌进巷子的河水。 最关键的是,她看中的这处小宅子地段绝佳,就在长乐街的斜对面,七举人巷。 长乐巷里住着义父的仇家,晏家。 晏家长居京城,世代做官,祖上出过两任宰相。义父说和他结仇的,就是上一任的晏相,那是个狗官! 两边结的世仇,老子不在了,儿子抵上。儿子不管事,孙子抵上。这一代晏家的当家人:晏容时,就是上一任晏相的嫡孙。做的大理寺少卿,名声打听不出好不好,总归听起来又是个狗官。 等应家搬进七举人巷的新屋宅,以后早晚都能远远望见仇家出入动向。义父给的五十两银,怎么不算用在关键时刻? 总之应小满非常满意,当场和牙人商量签下赁屋的契约。 从午后商量到太阳落西……终于敲定细节,约好日子,由义母出面立契。 应小满有点高兴,又有点失落。 手里空空,肚皮空空,失魂落魄地走出城北小宅院。 牙人的一番话仿佛钟鸣,嗡嗡地在耳边回荡。 “小娘子再算算?今日给付的五十两银正好抵得租赁金,没得找钱啊。” “不可能!不是说每月赁金两贯钱?一年二十四贯,如何没得找?” “小娘子不知,这间宅子赁期两年,外加押金一个月。两年到期后押金原数退回。小娘子仔细算算,二十五个月,折合五十贯,市价折银五十两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