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形势大好 (第2/6页)
。 果然,大小姐直接给他指了条路,“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大人的资助只能解一时之困,而不能除一生之贫,想要改变他们的现状,只能从文治入手。” “哦?大小姐的意思是,让他们的孩子读书?” 通过科举改换门庭,这是多数农家的做法,也是一种期盼,但汪白轩不认为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他自己就是科举出来的,知道读书最是靠天分,除了天分之外,资源也很重要。 “自然不是纯读书,大人可知,在上县或者州城,有慈幼局的存在?” “嗯,一些失去长辈,又没有族人可以依靠的幼儿,会被慈幼局接收,由朝廷出钱抚养到一定年岁。” “但慈幼局的孩子,平时都是会干活的,从进去的那一刻开始,就在学谋生的手艺,所以大户人家都喜欢去那里挑孩子。” 汪白轩会意,明白了大小姐的意思。 不救一时之困,而是给穷人的孩子一个前程,这样比给钱更有用,百姓更容易接受和感激。 “大小姐真知灼见,下官佩服。” 你看看,又捞了波政绩,这怎么好意思呢? 一旁站着的孙主簿,心里遗憾不已,大人怎么就没有早点走呢,不然这就是自己的功劳了。 白芨挑了挑眉,老汪这连下官都说出来了,看来最近的日子着实不错。 “大人,不妨出笔银子,专门开一个学堂,以半年为限,先让孩子们学文识字,要是有科举的苗子,也别浪费,安心让他们读书就是。没有天分的,就学学算账、赶车、跑堂、做饭这些实用的东西。” 孙主簿一脸喜色,连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