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俘虏 (第4/5页)
解太原之围,这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不过,倘若赤扈人不仅将大批精锐都进驻到韩信岭南坡,甚至还悄然将帅帐移到韩信岭,这是打算等到西军溯汾水而上时精锐尽出,在汾水两岸重创北援太原的西军主力啊! 萧燕菡瞥眼看向徐怀。 他们渡河北上,有不少人主张沿汾水河北上,认为他们只要占据韩信岭从南翼袭扰敌军,一方面可以倚仗韩信岭左右的山岭险峻,不惧赤扈骑兵强攻过来,而待越廷下定决心,遣西军援师沿汾水北上,也会赶往韩信岭直接与他们会合。 此乃西军接应太原守军最为便捷的一条通道,同时滞留泽潞两州的敌军倘若不想后路被包抄,也必将被迫北撤——在大越的疆域之内,西军并无需要刻意穿过太岳山,进入上党高地,驱逐滞留泽潞等州的虏兵。 不管怎么看,守陵军进入韩信岭伺机而动,有可能抓住更大的主动。 却是一贯剑走偏锋的徐怀,却在这时主张稳妥起见,主张进军太岳山,进攻从泽潞等地北撤的降附军侧翼。 如今看来,守陵军真要直奔韩信岭,很可能一头撞入赤扈人的天罗地网之中。 要不是确认徐怀真就只有一张嘴巴、两只鼻孔,萧燕菡怀疑他是不是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你看我做什么?”徐怀摸了摸自己的脸,问萧燕菡。 “你怎么知道韩信岭不能去?”萧燕菡讶异的问道。 “兵书有云,杮子要挑软的捏,”徐怀胡扯敷衍萧燕菡,又问张雄山,“俘虏可有交待那信使因何事赶往韩信岭?” 赤扈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很多信函都是口授不落字句,那青年番将为萧燕菡所杀,徐怀担心他人并不知道传信的具体内容。 “那信使乃是赤扈王帐的一个宿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