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 (第3/4页)
费、招待费与瓦工费,还有三个知青借住的费用,共计609.16元,分摊到每位知青身上便是101.52元。 大队长嘴里一项项报着数,旁边记账员手里的算盘打得都不带停,一时只听得噼里啪啦的珠响。 宿舍修建费一减,知青每人的安家费便去了二分之一,这些还不算,还有下地干农活时的工具费,镰刀、锄头、钉耙等铁具都是需要屯里出具了说明统一向县里公社采买的,每人一套也不是小数…… 知青们不耐地听着,他们对这一笔笔的支出流水并不敏感在意,大部分只关心最后自己能拿到多少钱。 大队长一溜的话说完,终于到了知青们最为关心的部分,他们的生活费。 预扣掉需给屯里的662.5元,知青们还剩下537.5元可以做一整年的生活费,每月屯里便付给六位知青每人七元四角六分。 从200元骤降到7.46元,差距可不谓之不大。 但大队长说得有理有据让人找不到错处,况且每月七元多也不算是个小数目,织厂女工转正前一个月也不过十来块工资,最重要的是这笔钱可以让人自由支配。 只要努力些挣工分,粮食有了,钱也有了。 想到这里,黄自如等知青失落的情绪又有些好转,等到大队长开始补发九月份并提前发放十月份的生活费时,大家重新恢复了满面的雀跃兴奋。 一下就是近十五块钱拿到手里,这可都是他们争取来的,知青们高兴坏了,想着再问大队长咨询购买生活用品的事。 却不想大队长别着手招呼记账员收拾账本钱箱,面上笑意淡淡:“我们屯里的东西哪配得上各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