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成竹在胸 (第1/3页)
正当萧扬思虑之时,考试开始。 宋源威风凛凛地站在考场中央,宣布了今年的考题:【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这一句出自礼记·大学,也是这本书中极为有名的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执政者行道有方,得到民心,国家便会安稳;但若是失去民心也会失去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这个句子在场考生虽然无一不是熟读于心,但是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结合大宋国情,加以精确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政治理念与政治意见的话,是很明显不能够过关的。 但若是不得其意,只是空谈一堆看似利国利民,但实际上却根本无法执行的想法,便会被狠狠地刷下来,故而十分考验考生的对大宋政治的正确认知。 这题目就是那种看似有什么想法都能写进里面,但是如果不得要领,便很有可能全盘皆空,满篇废纸的命题。 如若真是这样,那么皇帝虽然求才若渴,年年科举,但也是宁缺毋滥。 选中的官员,一定是有真才实干的人才,那些只会纸上谈兵不结合实际的,通通筛掉。 萧扬早在读大学的时候,便已沉溺于历朝历代保存下来的状元文章。 在博物馆的空闲生活中又浸了数年,早已摸透了古代帝皇的心思,更是清楚知道皇帝到底想看什么样的文章。 于是在周围众人还在冥思苦想之际,萧扬拿起毛笔,没有半分犹豫。 如果此时有人在旁观看的话,一定会讶异于萧扬此时的状态。 他整个人激情万分,行文像落花般轻盈,又如流水般细腻。 行笔力透纸背,透过那苍劲的一笔一画,似乎能看到萧扬的万丈激情与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