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3章 (第1/3页)
就好像那里蕴藏着某一桩造化。 这样一想,便就说得通了。 自古福祸相依,我得到天大的好处,也会遇到风险。 所以才会心血来潮发出示警,让我感到不安。 人皮纸,又岂会骗我! 典校尉,继续启程!行得再快些!” 第553章 万变魔君,先天神禁,有灵的法宝 应天府,庆云楼。 江神宵仍旧背着那座大书箱,面对江水,席地而坐。 也只有像他这样的大宗师,才能受得住这座百世经纶。 太古之初,至圣先师合道【浩然】,订立诸界寰宇的规矩礼法。 使得天、地、人、神、鬼泾渭分明,各行其道。 六大真统当中,上阴、稷下两座学宫,就传承自上古诸子道统。 究其根本,追溯源头。 便是沿袭于【浩然】尊位下的儒家体系。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至圣先师以下,后来又有亚圣、文圣相继出世,完善这条大道。 这才有儒门中人与天交感,言出法随的莫大本事。 借由修身治国平天下,以及著书立说、立言立德等等手段。 凝练文宫、文心、文胆,才气冲霄,盖压日月! 若非处于第九劫,灵机枯竭,仙神不显的末法之世。 文道与仙道、神道一起成为断头路。 凭借人道皇朝统摄万方,威加四海的好时候。 说不定还能再出几位文宗半圣。 “文内蕴道,字中藏神,这便是儒门修行之根底。 相传亚圣曾在大妖盘踞的招摇山上,提笔写了一个‘镇’字。 结果压得山根沉陷三千丈,由玄洲前三的通天巨岳,变成一座平平无奇的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