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_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门阀势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门阀势大 (第1/4页)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治国,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一个庞大的帝国,每天不知会出现多少事件和问题,有的是好事,有的是坏事,有的不一定能解决,只能拖着,有的容易解决,杀人便可,还有的既不能拖,又不能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是大麻烦。

    滕王说的事情,在李钦载看来麻烦不小。

    从表面上看,十几个州县抗拒种植番薯,问题好像并不大,最坏的情况无非是朝廷舍弃这十几个州县不种,对偌大的大唐帝国来说,这十几个州县的番薯产量并不会影响太大。

    但,那只是表象。

    站在李治和朝廷宰相公卿的角度看,十几个州县抗拒朝廷政令,问题大了。

    说他们造反或许没那么严重,但他们却实打实地抗拒中央集权,抗拒天子诏令,这是不臣之举。

    如何解决?

    李治下一道旨,把这十几个州县的官员全部问罪罢免?

    治国若是这么简单,人人都能当皇帝了。

    如今仍然是天子与门阀精英共治天下的格局,准确的说,在长安城或是关中京畿地区,天子是无可争议的老大,谁敢不服,下辈子投个好人家。

    但在京畿以外的地区,天子与地方门阀基本处于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天子当然还是无可争议的董事长,其他的地方门阀则是大股东。

    董事长的行政命令通常情况下,股东们都要遵守并执行。

    但若是股东们对董事长有了意见,决定联起手来抗拒董事长的命令,大家合在一起凑一凑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