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李宾言能有今天,全靠圣眷 (第1/9页)
“张家米、李家树,村口老陈磨豆腐。”朱祁玉看着备忘录的内容对着群臣说道:“这边是分工和交易,我们简单的把交趾、大明、倭国看做一个贸易链,交趾有粮,大明有笔墨纸砚、倭国有银,大明要银,交趾和倭国要笔墨纸砚,倭国要米,这便产生了交易。” 一个翰林愣愣的说道:“那为什么,我们不用货物交换倭国的白银,而是让袁公方在倭国呢?” 这位翰林一看就是高道德劣势之人,主张布德以怀远人,使中国清穆,化被遐裔。 朱祁玉无奈的回答道:“太慢了,让他们自己吹银供不上大明所需,大明以物换银入明,也很慢,朕不修德,只能如此,所以朕时常感念倭国为大明财经事务的完善,做出的卓越贡献。” 倭国失去了所有,获得了大明皇帝真诚的感谢,这难道不是一种荣幸吗? 看看天下那个番邦,时常被陛下挂在嘴边感谢的? 朱祁玉看翰林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才继续说道:“那么我们要发行通行四海的大明宝钞,抛弃终以文德怀远人的做法,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军事力量的强横,这一点,我们的大明远洋舰队,唐兴唐指挥已经论述的十分周详了,朕这里只是简单强调,没有军事力量的保证,无法保证针路的畅通;没有军事力量的保证,无法敲开对方国门;没有军事力量的保证,无法保证对方能好好听咱们说话;没有军事力量的保证,无法让对方认可大明宝钞。” 兵部尚书江渊认真的记录了下四个无法保证,陛下说的浅显易懂,眼下世界的八荒之地是什么么样? 都是自然之子,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