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的文艺人生_第728章 去澳洲旅游之前(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8章 去澳洲旅游之前(3/4) (第2/4页)

台综艺节目收视率的历史记录!

    不过,杨轶出场的那期节目,他在寒山寺那里写下来的那首诗,影响也是在三月底才渐渐体现了出来。

    大部分观众只是觉得杨轶写出那首诗,书法写得不错,诗念起来还挺顺口的,虽然不是他写的诗,但还是结结实实地装了一次比。

    或许是哪位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观众,饶有兴趣地摘抄下了这首诗,拿到学校去给自己的教授鉴赏,这首诗才渐渐进入了诗词、古文圈子的大拿们的视野。

    被传诵千年的《枫桥夜泊》,自然不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到的字面顺畅那么简单,它前两句短短十四字密密麻麻地写了六个呼之欲出的意象: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而后两句虽然意象减少,但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空灵的意境——夜半钟声体现出来夜的深邃、静谧、寂寥,将旅人的愁绪彻底升华!

    当然,古文、古诗词圈子的老教授们对这首诗的分析还有很多,也更加细致,甚至有人拿前人对“夜晚钟声”这个意象的描写,对比很多诗词,发现还是这首诗写得出神入化!

    《枫桥夜泊》的出现,引起了诗文界的狂欢,或许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首现代人写的诗,即便不是近几年,也是近百年的作品,所以他们津津乐道地评价着,有叹止的,也有挑剔的。

    但没有人质疑杨轶在电视节目中说不是他写的这首诗的说法。

    确实不可能啊!

    一个毛头小子,即便文学素养再高,也怎么可能写得出这么艺术和诗华兼具的古体诗?怎么可能写得出如此深沉又如此精练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