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鲁国诱孔融 (第2/5页)
代,如今东汉末年,你除非穿越,不然,你听过才见鬼呢。 “此文乃哪位大贤编著?叫何名?” 陈逸才不管里面将谁编了进去,只要是事实、真理,就合理,他更关注此书的全貌信息。 不论是孔融,还是陈逸,皆是当世文豪,其做学问的成就,远远高于做官的成就,所以,对于典籍、美文,自然珍爱,更愿意花大精力去研究与辩论。 不然,孔融做了北海相,天天想的不是治理黄巾贼,而是天天高朋满座,谈经论典,登堂开讲,凭几读书。 “此书名曰《三字经》,乃我与大哥幼儿时阿爹用以启蒙之文。” 陶应果断将锅甩给陶谦,也算替便宜老爹加点分,搏点佳话,至于会不会戳穿,那是以后的事。 “《三字经》?妙!” “句短而易读,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殊便于开蒙。” “如此精妙儒家之言,读之朗朗上口,老少咸宜;若能广为流传,必有利于教化九州,定脍炙人口,成就千古佳话!”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陈逸连连赞叹,看陶应的目光已变得柔和,刚刚因卞县之事生起的那点不快,也瞬间抛诸脑后,烟消云散。 “融不如陶恭祖也!” 孔融感叹不已,又惭愧不已,自以为才学已高屋建瓴,加之头上顶着大儒孔子之后世孙的光环,如今与陶谦育儿启蒙之作一比,自己这点才学,犹如萤火与皓月比辉,简直不值一提。 “孔师千万莫要妄自菲薄,家父常常以孔师为榜样,鞭策应与大哥。” “在陶应看来,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