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节 (第7/8页)
禄山之手时,唯有寿安公主挺身而出,打出平叛正唐的旗号领兵反抗安禄山,还接连取得数次胜利,狠狠打击了叛军的气焰。 在天下人眼中,寿安公主就是大唐唯一的救星。 杜甫也不例外,政治情商迟钝的他终于意识到了明主一直就在他身边,当下便收拾包袱来投靠李长安来了。 没想到还没有到邺城,就在这个地方偶遇了自己打算去投靠的寿安公主本人。 李长安把杜甫带回了她的院子中,听着杜甫讲述这段时间的经历,敏锐察觉到了杜甫话语中的那一丝局促和自卑。 好友和主君终究是不同的,杜甫又经历了几次打击,如今已经不复年少时的意气风发自然也就不会以为主君对他一定会求贤若渴、礼遇有加了。 李长安看着神情局促、身形也又清瘦几分的杜甫,心里心疼极了,恨不得现在就变出来两个猪蹄羊腿给杜甫好好补补身子。 天杀的安史之乱,怎么把她的诗圣愁得这么瘦了! 于是李长安语气更加温柔了三分:“我得子美如太宗得魏征,是求之不得之事。” 杜甫耳朵又红透了,尽管他写诗吹捧起别人来天花乱坠,可轮到旁人夸赞自己杜甫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可尽管心中羞涩,杜甫依然没有忘记自己一路来所惦记的事情,他一咬牙,看了一眼李长安的神色:“臣有奏疏呈上。” 说着便从怀中拿出了几张叠的整整齐齐的宣纸,呈给了李长安。 李长安挑眉接过这封奏疏,展开仔细读。 这是三首李长安并不陌生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吏三别,三别还未有,三吏已在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